腾讯IMA个人知识库搭建指南
一、为什么你需要这个工具?
实验室电脑堆满PDF却找不到关键数据?微信收藏的论文解析文章在需要时“集体失踪”?试试腾讯IMA,它像你的科研助理,不仅能一键收纳实验数据、文献、会议记录,还能用AI快速定位关键信息,甚至帮你总结文献重点
ima是腾讯开发的AI智能工作台,它可以帮你:
科研神器:基于用户提供的专业文献库回答相关问题,你记不住的理解不了的,它来帮你,不必苦逼的在网页上受限使用了
私人助手:自动整理微信文件、论文、会议记录、网页链接
智能搜索:用大模型(腾讯混元+DeepSeek R1),直接解析文档,模糊搜索也能精准定位
写作辅助:划词翻译、续写文本、写综述、生成思维导图
二、手把手搭建攻略
1. 安装准备(3分钟)
- PC端:官网(ima.qq.com)选择Windows/Mac版,实验室电脑建议选Windows(兼容性更强)
- 手机端:微信搜索「IMA知识库」小程序,注册登陆即可使用。微信端和PC端共享,这就是腾讯ima的优势。
小贴士:注册送2G空间,够存500+篇PDF文献
2. 创建你的“科学知识库”
- 新建专属库:客户端左上角点击「灯泡图标」→「+新建」
- 文件收纳三件套:
- 文献PDF/PPT:直接拖拽到窗口,自动生成摘要(支持中英文混排)
- 微信收藏:在公众号文章页面点右上角「…」→「保存到IMA」 ,注意,就算是小红书发来的链接也一样能存进知识库!
- 照片:手机拍摄的黑板或笔记照片,自动解析图片文字
4. 科研场景实战
-
基于全网或知识库搜索:
输入相关课题概念,用deepseek-r1帮你找出最新论文,总结研究趋势 -
基于知识库提问和写作:
把你研究方向上搜罗到的论文、资料链接统统放进去,它便能化身该领域的专业人士,解答你的疑问、分析你的实验情况,给出修改建议,或者探究未来趋势。再也不会像网页端的AI工具那样出现遗忘情况。最重要的是,能基于知识库帮你写论文改论文,再也不怕写作了。 -
组内共同学习:你是否和你的同门、导师在共同研究一个课题?各自收集了一堆论文,却难以实现有效知识共享?ima将完美解决这个问题,用户可以搭建共享知识库,大家一起构建知识储备区,同时还有AI辅助,效率提升将难以想象!
三、隐藏技能解锁
- 微信读书联动:标注电子书重点后同步到IMA,自动整理成《神经生物学概念速查手册》
- 学术写作外挂:
- 输入
/生成文献综述大纲
,自动套用Nature子刊格式 - 选中待润色的英文段落,点「学术化改写」秒变APA风格
- 输入
- 多用AI解读: 使用ima读论文时,针对不懂的概念,可以随时划词AI解读,不必再网页搜索慢慢理解了
- 错题本功能:把审稿人意见拖入「拒稿应对库」,下次投稿前让AI模拟审稿人提问
四、注意事项
- 文件安全:重要数据建议“本地文件+IMA云端”双备份,原始链接可能失效但文本快照永久保存
- 容量控制:2G免费空间建议优先存高频使用文献
- 模型切换:处理复杂问答,记得在设置里切换**「DeepSeek-R1」**
五、更多阅读
1.安利一个我目前觉得最好用的AI知识库 - 腾讯ima
2.最最推荐使用的AI工具——腾讯ima知识库,没有之一(详细教程,建议收藏!)
3.为何腾讯ima知识库是当前个人智能知识库搭建的最佳方式